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育儿知识警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育儿知识警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从哪方面着手?
- 应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指导儿童绘画?
日常安全一定是贯穿于日常。
为什么这么说呢?对于一个热心于探索世界的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不断探索这个世界更有吸引力了。所以他会不断地制造各种潜在的危险。
所以,面对宝宝的探索,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告诉他哪些可以,怎样做是对的,让他不断养成正确的习惯。
注意:在这儿需要强调,引导孩子要用正向的语言。
尽量不要说:你别……
而应该说:你要……
因为,越是禁止的,越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尤其到了诅咒敏感期,孩子从打破禁忌中获取挑战权威的成就感,你越不让他做的,他有可能越要去尝试。
绘本在这方面真的非常有帮助。
保冬妮老师的***的米拉系列系统地将日常生活的可能出现的场景都写进了故事里,而且包含是公安大学与儿童安全相关的案例总结,编写的教育故事,相对贴近我们孩子的生活实际,而且系统地查漏补缺。
还有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学会自我保护系列。
首先谢邀。楼上小王子说的我很赞同,幼儿园必须和家长联合起来,才能真正将安全观念传递给孩子。在平时,老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不要给孩子树立坏榜样,比如千万不能带着孩子闯红灯,也尽量少带孩子吃路边摊的食品。小孩子记性都很好,他们生活中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向大人学来的,而幼儿没有价值判断观念,所以老师和家长切忌在小孩面前过于率性。老师和家长也应经常和孩子玩游戏,并在游戏过程中将安全观念进行适当渗透,若在游戏中加入奖励环节,相信更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安全教育从小开始
因幼儿园的宝宝年龄特征不同,一般安全意识不是很强,给你三个经得起推敲的妙招,不妨一试。
第1招,多讲讲,讲讲不能做的原因
传统的说教方式也有一定作用,经常强调,孩子就会加深印象,这也是潜意识的一种暗示。但实际生活中,又容易遗忘。
因为,很多的家长在提示孩子的时候,总说不能、不能,不能这样不能那样。比如有个绘本叫《大卫不可以》。大卫,不可以,“不”这个字,再孩子看来被弱化了,反而把后面的行为强化出来。
妙招——讲不可以的原因
建议家长多讲讲为什么不可以?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如为什么不能下水?呛着会怎样?也是一种提醒和警醒等等,让孩子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第2个方法,多参与,参与安全提示活动
光讲还不够。
让孩子参与安全提示活动,比如可以一起做一些安全标志,让宝宝自己画,自己贴,自己理解和遵守,这样丰富的对话,有意思的活动过程,自己参与的痕迹。宝宝印象会更深刻一些。
应该说无论幼儿园,还是中小学,孩子的安全教育是个大问题。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在任何时候,“安全第一”绝不能成为一句口号!
在幼儿园,老师面对的是一群好奇好动的孩子,由于年龄小,安全知识和经验都很少,对于危险的预判更是谈不上,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比中小学教师有更大的责任心,那就是时刻不能离开孩子,做到心中有孩子,眼里有孩子。
第一,教师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只有那些有高度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教师,才会对孩子的行为处处留心,把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第二,全面排查园内及班级可能的安全隐患。把这些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写下来,并附上处理措施,逐个处理。
第三,全园每年每学期至少进行防火、防震、防暴演练各一次。
第四,教师在安全教育课上,教给孩子一些安全知识,提高孩子们的自救自护能力。先从孩子身边的事入手,比如:防走失、防烫伤割伤、防触电、防交通事故等
第五,做好家园共育,指导家长在家中对幼儿进行家庭安全教育。
在幼儿园里进行安全教育,主要分为两方面:
一是对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这一块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相关制度执行来强化;
二是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这一块除了教师的教育实施之外,还需要家长的配合,方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对于教职员工的安全教育这块,主要提示园长作为幼儿园的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注意每学期签订各岗位安全责任书,从岗职岗责这一块入手强化安全意识,健全安全制度,重点在于检查和预防。
重点说一说面向孩子的安全教育,幼儿园要注意如下几方面:
1、安全教育的内容要渗透在游戏和生活中,将安全教育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比如说幼儿园如果组织“消防安全教育”的主题活动,老师可以根据年龄段带孩子体验不容的活动形式,比如认识消防器材、认识消防员、记得消防电话等,请消防员来幼儿园,或者去消防队参观等等。
2、安全教育要利用好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除了日常的安全检查之外,也可以将安全提示做成宣传图片的形式张贴,将安全意识渗透在环境中。比如这些宣传图:
应使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指导儿童绘画?
我们可以从孩子的涂鸦、随意乱画的线条中去理解我的孩子是怎么样个性的一个孩子。儿童1到3岁是涂鸦阶段,从毫无意义的随意涂抹到开始命名自己画的事物,都是在进行自我观察;4岁到7岁,儿童通过画来感知事物的存在,就会关注画得“像”与“不像”,也会表达自己的感觉,常常比较夸张;7到8岁时画面有了空间顺序;8岁后,儿童知道了很多绘画的技巧,有了对画的审美能力,也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此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与表达的意识,尝试用各种工具来表达对“美”的认识。下图是5岁孩子的一幅画,我给他们讲述了宇宙和各种天体,所以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自己心中的宇宙,有的孩子不知怎么画,我就鼓励他们,没有画的好与不好,只要是你喜欢的就可以,他们都能抓住事物的典型特征,比如圆形的星球、线性的流星……有时会看不出画的是什么,如果问他们,他们总能给你新奇的答案!
儿童绘画方法 href="***s://***.wukong***/user/?uid=3612927328" target="_blank" class="QIHEIHQbb624cee445f50a3 link-at" data-uid="3612927328" href="***s://***.wukong***/user/?uid=103603475879" target="_blank" class="QIHEIHQ4cee445f50a3f4a7 link-at" data-uid="103603475879"
视频加载中...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育儿知识警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育儿知识警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