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熊猫育儿知识分享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熊猫育儿知识分享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大熊猫体型硕大为什么刚生出来的熊宝宝特别小呢?
大熊猫常被人昵称为“圆滚滚”,虽然长得憨态可掬,但其实挺凶,战斗力相当惊人,“黄帝大战蚩尤”传说中提到的“食铁兽”指的就是它。从这点上看,大熊猫成功地靠外形和名字迷惑了不少人,与大熊猫这个名字比起来,叫它们“大猫熊”似乎更合适。大熊猫有不少神奇之处,其中就包括:幼崽的体重只占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
刚刚出生的大熊猫体重只有100克左右,跟俩鸡蛋差不多重。它们浑身上下粉***嫩,光溜溜的带着个小尾巴,头尖尖的,眼睛很长一段时间都紧紧地闭在一起。大约1到2个月以后,它们的眼睛慢慢张开,身上也渐渐长出黑白分明的毛发,而直到3个月后,也就是熊猫宝宝学会爬的时候,它们才变得有点大熊猫的样子了。
想必去过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参观游玩的朋友都知道,新生的大熊猫通常情况下是不供人们参观的,一方面是由于大熊猫妈妈跟刚出生的宝宝寸步不离,另一方面新生的大熊猫很虚弱,需要悉心的照料。
熊猫成年后的体重可以达200斤,是新生大熊猫(0.2斤)的近1000倍,要知道,北极熊与大熊猫同属熊科,但是北极熊母亲的体重仅为新生北极熊体重的400倍。在哺乳动物中,母亲与新生儿体重的比例平均值为26:1,人类大致为20:1(按照母亲120斤,新生儿6斤计算),所以这一点上,大熊猫确实是哺乳动物中的特例,与其相类似的只有袋鼠,成年袋鼠的体重大约为100斤,但是刚出生的袋鼠只有5g(0.01斤)。
有人戏称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的过程是“如何把一只小老鼠养成一只大猫咪”的过程,虽然是玩笑话,但又很形象。新生大熊猫的特殊之处,一直以来都是动物学家们十分关注的问题,但是并没有定论,其中一个说法认为“刚出生的大熊猫其实都是早产儿”。
动物学家是通过研究夭折的大熊猫宝宝得出这一结论的,上个世纪80年代,在美国华盛顿史密森国际动物园出生了5只大熊猫,不幸的是,它们都没能顺利长大,出生不久后就死亡了,它们的骨骼标本至今仍保存在动物园的库房里,其中两只大熊猫宝宝的骨骼保存情况较好,成了难得的研究资料。
大熊猫的初生宝宝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怪胎。
熊猫宝宝是早产儿,发育相当的不成熟,刚生下来时,通体粉红的,就像一只没毛的老鼠,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身体连带尾巴一起也就手掌那么长,完全让人想象不到这是一只大熊猫的幼体。
感觉雌性大熊猫稍微不注意,一只手就能把它给压死,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这种发育极其不完全的幼体,在我们看来,想要养活几乎是不可能的。熊猫母亲会在宝宝诞生前,找到一个隐蔽的树洞,或天然的岩洞,大熊猫妈妈会在里面精心铺垫好树枝和干草。
在生下宝宝的最初两周的时间,熊猫妈妈基本不会离开育儿洞,它不吃不喝,也不排泄任何东西。每天托在手上,喂养刚诞生的熊猫宝宝。然后把宝宝放在脖子底下或者护在怀里头,为熊猫宝宝提供温度,进行保护。这两个周内,熊猫宝宝是需要得到熊猫妈妈完全庇护的。
两周后,应该长黑毛的地方开始变深。在一个月内,熊猫宝宝慢慢长出黑色的耳朵、眼眶、腿和肩带,变得稍微有点像熊猫了。当幼仔六~八周大时,就可以睁眼并开始长牙了。三个月后的熊猫宝宝,就可以慢慢地爬动了。
直到18个月后,甚至长达两年后,熊猫妈妈需要孕育下一个宝宝时,熊猫宝宝才会离开母亲。可以说,每一只熊猫的孕育,都饱含一个熊猫妈妈满满的爱。
但是,如果熊猫妈妈生的是双胎,也会有残酷的一面。在野外,如果出生的是双胞胎(圈养下,大熊猫产双胞胎比例近50%),大熊猫妈妈通常会忽视或拒绝较弱的一个,毫不留情的将其杀死,这能保证至少一只成活。在圈养情况下,会进行人工饲养,并采用换崽技术,尽量使所有的大熊猫幼仔都能成活。
很难想象,大熊猫有着平均100公斤的体重,而刚出生的熊猫幼崽却仅有平均145克左右,是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一般情况下,动物的幼崽的体型与母体的体型有着很强关联性,比如体重4吨左右的一头雌性非洲象产下的幼崽体重约为110公斤左右,比成年人体重都要重,再比如成年雌性东北虎的体重在150公斤左右,它的幼崽也有1公斤左右,而像成年后体重平均只有25公斤左右的汤姆森瞪羚牲畜的幼崽平均也有3公斤重了。
总的来说,大多数动物幼崽与母体的体重比例都在1:10到1:200之间。那么,成年雌性大熊猫如此庞大的体型生出的小熊猫为什么如此之小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大熊猫是熊科动物,在整个熊科动物中,母体与幼崽的体重比都是很大的,比如最大的肉食熊类北极熊成年雌性个体的体重平均为230公斤左右,而北极熊刚出生的幼崽的体重约为0.7公斤,母体体重与幼崽体重比约为300:1,亚洲黑熊的成年雌性个体的平均体重在150公斤左右,而它们的幼崽仅有0.5公斤左右,母体体重与幼崽体重比也约为300:1。
也就是说,熊科动物的母体与幼崽体重比,比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的比值都要大。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熊科动物的生殖特点有很大的关系。经科学的研究发现,熊科动物的雌性在卵子受精后,受精卵并不是直接附在子宫壁上进行发育的,而是在***内漂浮数月,在漂浮的过程中,胚胎是不发育的。
也就是说在与其他动物相同的妊娠期内,熊科动物的胚胎发育时间相对较短,因而造成的熊科动物的幼崽体型普遍比较小。而作为同科下的大熊猫的比重大一些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在整个熊科动物中,所有的成员均为杂食性动物,但是不同的是除了大熊猫外,其他熊类的肉食比例至少占总食物比例的15%以上,而大熊猫的肉食比例仅占总食物的1%,剩下的食物均由竹子组成。
由于其他熊科动物的食物中,有相当一部分的肉食,所以无论是自身的能量还是对于后代的能量供给上,都要由于99%以竹子为食的大熊猫。
这也是大熊猫幼崽较小的原因之一。
事实也是如此,大熊猫的幼崽是熊科成员中最小的存在,这确实不单单是食性的原因。根据科学的研究发现,其他的熊科动物在胚胎着床后,有2个月左右的妊娠期,而大熊猫则只有一个月。
因此,造成大熊猫幼崽较小的主要原因除了食性外,先天发育时间最短是最主要的原因。
大熊猫宝宝出生时非常小,这是因为“早产”,发育不良。 食肉动物——哺乳动物的一个目,包括所有熊、狗、猫、浣熊、黄鼠狼,它们的幼崽初生时一般很小、虚弱、无毛和不能睁眼。熊猫尤其倾向于生下非常小的幼崽。 一些研究人员怀疑这种奇怪现象与冬眠有关。在某个时候,熊开始缩短怀孕时间,以避免在冬眠时怀孕,现在这种特性已经融入了每一种熊,甚至是不冬眠的熊猫。
然而,这一理论有一个大问题:大熊猫出生时非常小,发育不良,即使对熊来说也是如此。其他的熊,包括冬眠的熊类,生来就有强壮、成熟的骨骼。 粉红色松软棉棉的熊猫宝宝是个例外。 熊猫宝宝出奇的小。刚出生时,熊猫宝宝的体重只有100克,熊猫妈妈比它们的宝宝大900倍。这似乎是熊类家族一个普遍的问题。北极熊妈妈的体重是新生北极熊宝宝的400倍。哺乳动物的平均比例是26:1。
CT扫描显示熊猫宝宝的头骨发育不全。 科学家使用一台电脑断层扫描仪来构建动物骨骼的三维模型。他们扫描了新生的灰熊、懒熊、北极熊、狗、狐狸和其他动物。比较所有的骨骼,发现熊猫在出生时似乎有独特的发育不良的骨骼。
其他的熊,虽然很小,但它们出生时的骨骼与其他相关的哺乳动物种类相当——在是否冬眠的问题上没有显著差异。 熊怀孕一般来说有点不寻常:受精卵在植入***壁开始发育之前,会在***周围漂浮几个月。在这一点上,大多数熊需要两个月来发育,但是熊猫只需要一个月。 目前,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对不起,大熊猫体型不硕大,80-120公斤,比花豹大一点点,大熊猫的生殖方式非常原始,和有袋动物很像,生出来的幼崽仅仅只是胚胎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大熊猫刚刚被人类发现时是归在有袋类动物行列的原因,但是有袋动物有育儿袋,胚胎状态的幼崽可以在育儿袋里成长到成型,熊猫没有育儿袋的,所以幼崽出生后成活率不高,而且大熊猫生殖能力不是很强,大熊猫的栖息地没有厉害的猛兽,顶多就是极其少量的花豹分布,但是双方一辈子也见不上面,即便如此,大熊猫依旧会被栖息地里的小型食肉动物重创,例如黄喉貂,紫貂等(黄喉貂体型2-3公斤),但是这不是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果不是人类刻意保护,大熊猫很可能因为生殖原始被大自然淘汰。最后,大熊猫没有和其他猛兽匹敌的实力,野生大熊猫想吃肉只能捕捉竹鼠等啮齿动物,到人类区域捕杀一只圈养的没有反抗能力的羊已经算捕猎极限了。
最后,欢迎熊猫吹来秀下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熊猫育儿知识分享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熊猫育儿知识分享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