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苗妈育儿知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苗妈育儿知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新生儿的疫苗都什么时间段打?
打预防针主要目的就是预防一些流行性疾病的,所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规范了哪些疫苗是强制性要接种的。孩子生下来就要打预防针,
宝宝从出生就开始注射疫苗,注射疫苗是有程序的,应该严格的按照时间表注射,可以根据幼儿预防接种本上规定的时间,按时去防疫部门接种。
- 一般出生的时候注射卡介苗和乙肝疫苗,一个月时注射乙肝疫苗第一次,两个月时注射脊灰疫苗第一次,三个月时注射脊灰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疫苗第一次,四个月时注射脊灰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疫苗第二次,五个月时注射百白破疫苗第三次,六个月时注射乙肝疫苗第三次、流脑疫苗第一次,八个月时注射麻疹疫苗第一次,九个月时注射流脑疫苗第二次。详情见上图
还有一些自费的疫苗,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能力选择性的注射疫苗。详情见上图
为了孩子健康,请及时到当地的预防保健接种门诊按时接种疫苗。
我是基层医生阿坤、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支持,如果你有好的建议或意见、请在评论区留言或给予指导意见、谢谢!
新生儿出生后要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卡介苗是在生后2-3天至2个月内接种。1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2个月时接触脊髓灰质炎疫苗;3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百白破疫苗;4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白百破疫苗;5个月时白百破疫苗接种;6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8个月时就要接诊麻疹疫苗;一岁半到两岁时接种白百破疫苗;4岁时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6岁时麻疹疫苗复种、百白破疫苗复种。
导读:疫苗,对于大家来说应该都并不陌生,即使是现在很多成年人,也有需要接种各类疫苗的时候。而对于新生的小宝宝来说,疫苗的接种就变得更加频繁了。因为接种疫苗对于我们人体的健康来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的。
不同的疾病疫苗能够让我们的身体构建起更具有针对性的免疫系统,这样宝宝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成长和生存就有了更强大的保护力。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准时带宝宝去接种疫苗,并且各种疫苗都会有相对应的月龄时间安排,而新生儿的疫苗都什么时间段打?
一、疫苗接种时间
新生儿在出生的24小时之内就已经要开始接种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支疫苗了,这比我们想象中的时间要快很多,而接种的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卡介苗,另一种的乙肝的第一支疫苗。这两个疫苗是可以同时间在不同手臂进行接种的,通常情况下并不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
而在这之后,父母们手里会拿到一本免疫疫苗预防接种(卡)证,上面会详细记录了各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并且会对相应的接种过的疫苗进行登记。家长们要按时安排宝宝的疫苗接种,并且这个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家长们绝对不能够轻视宝宝的疫苗接种工作。
二、错过了疫苗接种时间怎么办
一周岁以内的小宝宝基本上每个月都需要接种疫苗,而且每一种疫苗之间都会有固定的间隔时间,家长们需要按时带宝宝去把疫苗给接种了。但有些时候,由于父母的忽略或者是宝宝身体原因等等的意外情况,会出现接种时间超时的情况。
而在遇到这种问题的时候,虽然是错过了最佳的接种时间,但也只需要在后续的时间中将错过的疫苗给补回来就可以了。而相对应的,由于当次的疫苗接种时间延迟,那么疫苗卡上后续的疫苗接种时间安排也还会相应的进行延后的调整。
三、疫苗接种后的发热问题
疫苗接种的医学原理就是将具有某种特殊的抗病性的病毒、细菌等制作成人工生物制品,所以本质上还是对健康的人体注射一定剂量的外来生物体。所以,在接种完疫苗之后,由于身体本身免疫机制对外来入侵者的抵抗原因,有的宝宝接种疫苗后会有发热的情况。
1.基础免疫
基础免疫是指在一周岁内必须完成的初次接种。
(1)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髓灰质炎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共接种4剂次,其中2月龄接种一剂灭活脊灰疫苗(IPV),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一剂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
(4)百白破疫苗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5)麻疹疫苗可预防麻疹。接种1剂次,儿童8月龄时接种。
(6)乙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儿童8月龄时接种第一剂次。
2.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是指根据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人群的免疫水平以及疾病流行情况适时地进行疫苗接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苗妈育儿知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苗妈育儿知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