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育儿知识及教育目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育儿知识及教育目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我国托育政策的目标?
- 家访要填育儿观怎么填?
- 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把孩子教育成什么人?
我国托育政策的目标?
2023年,我国托育政策的目标任务主要包括:
- 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到2025年,北京市普惠托育服务实现中心城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平原新城街道(乡镇)全覆盖,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其中普惠托位占比不少于60%。
- 提高幼儿园延时服务覆盖率:2023年,各区县不少于10%的幼儿园开设2—3岁托班,全市新增托位200个。
此外,各个地方的托育政策目标可能会有所不同,具体政策内容可以咨询当地***部门。
家访要填育儿观怎么填?
家访中育儿观的填写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方式、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以及家庭中的学习氛围等。可以描述自己如何营造积极、温馨的家庭氛围,以及如何引导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2. 孩子个性特点:包括孩子的性别、年龄、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描述自己如何了解孩子的个性,并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3. 教育方法:包括自己采用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可以描述自己在教育孩子时所***取的方法,如启发式教育、体验式教育等,并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4. 亲子关系:包括与孩子的关系以及如何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描述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如如何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等,以及如何通过亲子活动等方式加强亲子关系。
个人教育经验分享:
家庭教育是要培养独立的人,而不是家长意愿的“代言者”。
我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
因为身处教育一线,总能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的囗头禅是“让我问问我爸(妈)”。“你***号多少?”“让我问问我爸(妈)”“你学文还是学理?”“让我问问我爸(妈)”“你那个实践报告啥时能交?”“让我问问我爸(妈)” ……
***如上述类似的情景出现在小孩子身上,你可能觉得无可厚非。可倘若出现在高中生身上呢?你还会那样认为吗?我想绝大多数人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遇事总想着问爸妈的孩子,他欠缺的绝对是独立自主的能力;即使将来他能独挡一面,他心理的底色也是不自信。
这样听话的孩子一一一切以父母为准,没有自己意愿的孩子,除非父母能陪他一辈子,否则一旦离开父母,真不知道他们该怎么办。要不,我们问问他们的爸妈去?
面对这种唯父母命是从的孩子,我对他们的爸妈很无语。他们的教育只知“管控”与操纵,他们的孩子只能是他们的“传声筒”,而不是一个独立且具备个性的“人”,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应该讲究“张弛有度”的,即宽严结合、收放自如。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们要学会放手、舍得放手,让孩子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地参与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只有孩子足够独立,我们家庭的未来才更有保障。
家庭教育的目标即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多数家长都有一个错误理念: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绩好,就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但是这些家长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社会才是检验孩子的最终标准。而这个标准,是综合性的。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是学霸,基础教育12年,一直名列前茅,最后保送进了名牌大学。可是大学毕业一年,他职场表现极差,被辞退三次。然后他就整天闷在家打游戏,成了“啃老族”。
孩子的父母无奈走访孩子职场的原来的经理。对方诚恳地说:他对工作不上心,几次安排他工作,他说不喜欢做,就根本不干,没有任何理由,领导批评他,他满嘴都是道理,第二天闹情绪不上班。而且他很不懂事,开会喜欢打断领导讲话,在公司遇到老总从来不打招呼,跟同事相处也总闹别扭。家长想不通:一个那么优秀的孩子,一直是家长的骄傲,自己也觉得自己是挺成功的家长,孩子走上社会怎么就成了另类了呢?
这孩子身上,有些很糟糕的品性:不善与人交往、不懂尊重他人、心理脆弱、责任心差等等,只是在求学阶段,这些统统都被成绩遮蔽了。
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上,在孩子小时候时,家长教他背古诗、教他学英语单词,却没有教他要懂规矩有礼貌,他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见到长辈不问好,家长不以为然。于是他工作后,在安静的办公室里大吃零食大声说话,遇到领导视若无睹,都觉得理所当然。
在他少年时,家长教他学书法、学钢琴、学绘画,却没有教他怎么跟小朋友愉快地玩耍,他霸占公共玩具你由他去,他受欺负家长帮他打回去。于是他工作后跟老同事抢电脑、争业绩,总是无意识地侵犯别人,屡屡与人发生冲突,又不知如何解决。
他上高中时,你家长只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却没有告诉他要尊重老师,他对长辈大喊大叫,家长熟视无睹,吃饭时别人没落座他就大快朵颐,家长也不以为然。于是工作后领导夹菜他转桌,领导开门他上车,领导开会他唠嗑,还丝毫意识不到有何不妥。
其实每个父母都清楚,我们终究会离开孩子,孩子也终将独立生存于社会,家长都是爱孩子的,那么就应该在我们离开他们之前,教会孩子和世界相处的能力,这才是家长对孩子的最大帮助和[_a***_]。
家庭教育的终极使命,其实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xml:namespace>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育儿知识及教育目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育儿知识及教育目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